自由黨青年團就「難民滯留香港問題」問卷調查公布 (2013年8月2日)
早前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竊露美國政府網上監察的消息後,由夏威夷途經香港逃到俄羅斯,現正尋求其他國家政治庇護,加上6月20日為世界難民日,難民滯港問題重新受到社會關注。現時本港約有五千多名南亞和非洲裔申請了酷刑聲請的政治難民,當中不少是以旅遊簽證到埗後,便將個人身份資料銷毀,再以酷刑聲請或政治庇護為名,申請成為難民留港等候審核,期間獲入境處發出行街紙及每月靠自願機構接濟。
自由黨青年團於本年7月29至31日訪問了1,364名市民,以了解大眾對難民滯港問題的看法,發現超過七成(74.1%)的受訪者擔心來自南亞和非洲的難民的數目會持續上升,當中更有近半數(47.4%)的受訪者對此表示十分擔心(見表一)。自由黨青年團主席李梓敬表示,這些政治難民在港等待審查身份期間,不可合法工作,可能受僱為黑工,故促請入境處和勞工處加強執法,部署更多聯合行動來打擊黑工問題。
若受助人向聯合國申請難民資格的話,每月可得到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發放約300元現金津貼,但該津貼已於本年7月起停上發放。自由黨青年團執委陳建業指出,約六成受訪者(60.5%)贊成特區政府應和聯合國難民署商討,恢復發放津貼,將津貼交給政府代為發放,政府亦同時停止用公帑來資助難民(見表二)。
而且,社會福利署每年需撥款逾2億多元援助滯港難民的生活,當中包括透過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(ISS)為難民及酷刑聲請的呈請人提供援助,包括租金資助及實物,但不會發放任何現金津貼。就此,有超過七成半(76%)受訪者反對政府動用公帑來接濟這些政治難民,以免對當局造成不必要的財政負擔。(見表三)
另一方面,李梓敬認為,由於香港已簽署聯合國的禁止酷刑公約,基於人道立場,不能即時遣返政治難民,但當局可優化現行的政策,如研究如何設立一個收容中心,集中安置難民,取代現時透過自願機構來援助難民的機制,更為合乎經濟效益和人道精神,亦可避免他們終日在街上流連,而有超過半數(56.8%)受訪者也贊成此方案(見表四)。
同時,陳建業亦批評現時入境處對難民身份的審批過程緩慢,在港等候時間由2年至8年不等,令他們在港游手好閒,衍生其他社會問題,故促請有關部門加快審批手續,而超過七成半(76.5%)受訪者贊成加快審批的建議(見表五),以盡快將酷刑聲請不獲確立的人士,遣返回原居地。
再者,陳建業指出,現時當局處理難民的機制出現漏洞,原因是有部份以酷刑聲請申請留港的難民,當其申請不獲入境處確立時,便隨即再向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以逼害聲請為由,申請為難民,繼續留在本港等候甄別和其他西方國家收留,變相延長這些政治難民在港的滯留時間。就此,陳建業贊成保安局建議引入統一機制,審核所有免遣返申請,包括酷刑聲請、人權法案第三條聲請及逼害聲請,並要求當局加快有關的立法工作,以免令難民滯港的問題惡化。
表一: 現時滯留在香港並申請酷刑聲請的難民約有5,000人,他們大多來自南亞和非洲等國家,請問你是否擔心難民數目會持續上升? |
十分擔心 |
擔心 |
不擔心 |
十分不擔心 |
無意見/好 |
總數 |
成功受訪人數:1,364人 |
47.4% |
26.7% |
12.7% |
2.6% |
10.6% |
100% |
表二: 聯合國難民署駐港辦事處由本月開始,取消向本港難民發放每月300元的現金津貼,請問你是否贊成特區政府應和聯合國難民署商討,恢復發放津貼,將津貼交給政府代為發放,政府亦同時停止用公帑來資助難民? |
十分贊成 |
贊成 |
不贊成 |
十分不贊成 |
無意見/好 |
總數 |
成功受訪人數:1,364人 |
37.6% |
22.9% |
23.2% |
5.7% |
10.6% |
100% |
表三: 社會福利署每年需撥款逾2億多元援助滯港難民的生活,請問你是否反對政府動用公帑來接濟他們? |
十分反對 |
反對 |
不反對 |
十分不反對 |
無意見/好 |
總數 |
成功受訪人數:1,364人 |
45.1% |
30.9% |
13.1% |
3% |
7.9% |
100% |
表四: 你是否贊成政府應該設立一個收容中心,來集中安置難民,以免令他們終日在街上流連? |
十分贊成 |
贊成 |
不贊成 |
十分不贊成 |
無意見/好 |
總數 |
成功受訪人數:1,364人 |
29.5% |
27.3% |
23% |
9.3% |
10.9% |
100% |
表五: 現時入境處可批准難民暫准留港,並須等候少則2年長至8年,才得以把他們確認難民身份移送其他收容國家,你認為入境處應否縮短審批時間? |
十分應該 |
應該 |
不應該 |
十分不應該 |
無意見/好 |
總數 |
成功受訪人數: 1,364人 |
51.4% |
25.1% |
8.7% |
5.8% |
9.0% |
100% |